中读

​龙抬头

作者:朱伟

2018-02-24·阅读时长4分钟

282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3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其实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抬头,是星象预示气象。“二十八宿”七星为一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东南西北各据一方,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构成“东方青龙”,角是龙角,亢是龙颈,氐是龙爪,房是龙胸,尾、箕为龙尾。“龙抬头”是指“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真的来了。这就是东汉王充的《论衡》所说的“龙星始出”。古人说,夏夜,“青龙”七星就到了南方,到秋分节气,就“潜渊”不见了。

按照《尔雅》的最早命名,农历二月称“如月”,北宋邢昺的解释,“如”是“随”,按天地意志,“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随从为顺,各自为生,随而如命,便生而公平。《广雅》由此解释“如”是平均的“均”——之后,佛教的“如”即来自此,在佛教中,如就是平等不二,隋朝慧远的《大乘义章》中说:“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由此,进入“如月”的第一天,才先要过“中和节”。中和是指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目的就为体现一个“均”字。《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既然和是天下成立的准则,各居其中就是天下之根本。中为均,天地各居其位,万物各得其所,才是“中天下而立”。《荀子·王制》换一个说法:“公平者,识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公平是以认识来求平衡;“听”,《释名》释为“静”,《广韵》释为“待”,听天从命,是以随从为准绳。这就回到了“如”字的本义。

宏杰 1人推荐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发展平衡力

国土资源的优化与升值

82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