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女书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4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8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刘涛
( 卫夫人 )

现在男女平等,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撑着半边天,但是才女之“才”的衡量标准似乎并未改变,依然是文学、书法和绘画。以老派文人的眼光,引人入胜的“才女”是明末清初的柳如是、董小宛、马湘兰,她们天资聪慧,美貌动人,风情万种,富有才情,结交盛名才子,翰墨酬答应手而成,诗书画都在行。当代学者陈寅恪感愤传统文化的断裂,晚年写了一部《柳如是别传》,里面的一段话点明了明清“才女文化”符号何以是名妓的原由:“河东君(柳如是)及其同时名姝,多善吟咏,工书画,与吴越党社胜流交游,以男女之情兼师友之情,记载流传,古今乐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明清之际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人重识明清文化语境里的香艳,眼光移向文化和人性,少不了重提才子与才女、名士与名妓的温馨旧事。

柳如是和董小宛后来从良,分别跟了才子加名士的钱谦益、冒辟疆做妾,文人说得雅,名为“侍姬”。她们陪伴丈夫,一在虞山红豆馆,一在如皋水绘园,燃香分茶,赏月吟诗,挥洒翰墨,调弄丹青,过着她们追求的高品位的文化生活。董小宛的家庭生活比柳如是平静和谐,她持家有道,不仅是冒辟疆破寂的蛾眉,添香的红袖,更是夫君的读书知己。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里深情地回忆:“姬终日佐余稽查抄写,细心商订,永日终夜,相对忘言。阅诗无所不解,而又出慧解以解之。”冒辟疆还说:“余每课两儿文,不称意,如夏楚,姬必督之,改削成章,庄书以进,至夜不懈。”董小宛伴丈夫读书,出于女性的立场,留心摘抄古代名媛轶事,编成《奁艳》一书,皆是“细字红笺”。

明清才女闺秀钟情小楷,心静手巧,写的小楷一片清丽优雅。张中行《闺秀小楷》里说:明清以来闺秀坐闺房,练写小楷,大多是形追《十三行》,神追《列女传》,形娟秀而神柔婉。《十三行》是指王献之楷书名迹《洛神赋》,书法端秀灵动,北宋以来残存十三行,故有此称,现在只能见到刻本。《洛神赋》更是文学名篇,作者曹植虚构了一个梦境般的想象空间,让自己在洛水与仙女相遇,辞美情深,缠绵凄婉。像《洛神赋》这样的小楷字帖,文辞和书法都契合闺秀的心态,临池更有情致。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解套方法论

3700万新股民的2008难题

6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