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北京时间3月7日23时,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确认42岁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大选中以70.28%的选票当选俄联邦总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很多西方媒体对这个没有悬念的结果进行评论时,都送给了梅德韦杰夫一顶喜欢重金属摇滚乐的帽子。比如3月4日英国乐评家尼古拉斯·布林考(Nicholas Blincoe)在《卫报》的乐评博客中就写道:“梅德韦杰夫——这位‘齐柏林飞艇’乐队和‘深紫’乐队的‘粉丝’,也许将引领俄罗斯走向一个新的世界。”而一直在接班人问题上玩迷局的普京在去年12月公布梅德韦杰夫为接班人一周后,也留给了梅德韦杰夫一个几乎与重金属摇滚乐同时代诞生的“传家宝”——“蓝天”潜射战略导弹。
上世纪60年代末,当重金属摇滚乐的鼻祖“深紫”乐队从伦敦开始走红时,苏联军方为了对付美国在北大西洋海域布设的高效水声监测系统,也做出了一个决定:发展重型潜射弹道导弹——P-29。对于苏联玛卡耶夫设计局而言,研发射程远、火力强的重型潜射弹道导弹也并非易事。首先就是原来核潜艇上用来发射P-27潜射弹道导弹的D6发射系统设计射程控制只有3000公里,如果要将射程提高到8000公里,D6上的惯性制导方案可能会造成导弹飞行轨迹误差越来越大。于是他们为P-29设计了D9发射系统。这套发射控制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星光制导”的发射控制系统,发射后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利用恒星对导弹增加了一次弹道修正,这不仅满足了8000公里射程导弹的命中精度要求,使导弹发射前的准备时间比原来缩短了1/5~1/7,而且由于这种制导方案对潜艇发射前的坐标定位降低了要求,使得导弹齐射成为可能。同时,为了对付美国当时正在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P-29在设计时还加装了诱饵投放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突防手段的潜射弹道导弹。
上世纪70年代后,苏军提出了“大规模报复理论”,玛卡耶夫设计局研制出了可携带多弹头的P-29P潜射弹道导弹,同时于1979年开始研制升级版的P-29M。1986年P-29M在“海豚”级(北约型号为“德尔塔Ⅳ”)战略导弹核潜艇上正式服役,每艘潜艇上装备16枚。1991年8月6日,苏联海军“莫斯科号”战略核潜艇在水下进行了P-29M全装药齐射的发射试验,16枚同时发射成功。4个多月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故,这次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次16枚弹道导弹从水下的齐射也成了苏联海上核打击力量“重金属”的绝唱。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