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首钢搬迁:256个蓝天的背后博弈

作者:朱文轶

2018-02-24·阅读时长23分钟

9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87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首钢曹妃甸厂区正在建设中的轧钢车间 )

搬迁落定

一系列博弈看起来在2003年8月10日这一天有了结果。兰新辉在鞍山参加完冶金项目协会的一个会议后刚回到北京,就被叫回了办公室,他清楚记得那一天是星期六。兰新辉和他领导的首钢设计院团队是首钢从90年代以来一个悬而未决的项目——“2160冷轧项目”的设计承担方。这个经无数次申报又被无数次搁置的工程,虽然一直看上去遥遥无期,但针对它上马后新厂如何规划,新生产线如何布局的研究却一刻都没有停止。“2160”的最终流产使这些耗资巨大的前期工作也随之废弃,不过,一旦首钢下决心要新上马一个大钢厂,兰新辉们这些年的所有研究、工程数据资料和积累的经验就都将派上用场。

选择周末时间到首钢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是来传递更高决策部门的决策。“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消息,‘国家决定给首钢支持,如果首钢同意搬迁到河北曹妃甸的话’。”兰新辉回忆说,“张国宝是想确认首钢的明确态度,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下周二的会议上,就要听取关于首钢搬迁决议的相关报告。”张的探询很快得到了首钢高层的肯定答复。尽管还有众多的细节问题有待解决,关于“首钢搬家”这个争议了整整几十年的话题终于在官方和企业之间第一次得到了共识。

文章作者

朱文轶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51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256个蓝天的价值

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

6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