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盛世与金银

作者:邢海洋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53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5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月9日,黄金期货鸣锣交易,一个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大品种出世了。当天两家黄金企业似乎不经意的几手交易,便“创造了世界上最贵的金价”,不由使人想起一段金属货币大量流入中国的历史。对这一段历史有着详尽记述的便是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弗兰克这本书获得了1999年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的头奖,在东方尤其引起轰动,原因就在于他的立论完全反“西方中心论”而行之,试图用全球化的眼光来重视历史。传统的西方,甚至东方的历史观中,都是亚洲社会几千年都停滞于封建阶段,后期完全丧失了创新与活力。而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在西方,借助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船坚炮利,开始向全球输出霸权。弗兰克的不同在于,他注意到早在西方炮船打开中国口岸之前,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就一直存在,且处于持续扩大中。而这一贸易中,西方一直没有足够的货物与我们交换,完全处于劣势。这点毋庸置疑,鸦片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茶叶和丝绸的战争,英国拿不出可交换的产品,于是下作地输出鸦片。

弗兰克注意到更大范围的资本流动。在全球的贵金属比价中,中国的白银一直是最贵的,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曾写道,“在中国和印度,用10盎司,至多12盎司白银就能购得1盎司黄金,在欧洲则需用14到15盎司”,这就决定了白银从欧洲流到东方,而对美洲的发现和开发更使白银流动加剧,从美洲流向欧洲再流到亚洲。白银的流量如何?很多地方,流通中的白银一下子增加了1倍。1600年我们的金银比价还是1∶8,到了该世纪的中叶就达到了1∶10,到了18世纪末的时候更高达1∶20。200年间黄金升值了1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西方比价的驱动。另一方面,贸易对货币的需求也促使美洲白银蜂拥进入中国,而来自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则流到欧洲。此三角贸易中,欧洲人不过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靠着对美洲的殖民大发白银财,积累了工业革命的启动资本。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谁能治好乳腺癌

走近江泽飞与他的新锐团队

7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