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蓝光、H.264和全高清时代的信号源问题

作者:黄燕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66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4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蓝光播放机

1月4日,好莱坞第一大制片商华纳兄弟宣布从今年5月起全面转向索尼领导的蓝光DVD,成为继迪斯尼、福克斯、索尼之后蓝光阵营第四位的内容大亨。按照华纳的说法,东芝开发的HD-DVD光盘30G的容量只放得下正片,而50G的蓝光能把幕后花絮都做成高清版。据说原本力挺HD-DVD的派拉蒙也在考虑回归蓝光,同样跃跃欲试的还有新线(New Line)、HBO、BBC Video。措手不及的东芝取消了CES发布会,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则高调亮相,反复感谢各大制片商。CES主办方CEA总裁加里·夏培洛干脆断言,“下一代DVD之争将在2008年结束”,丝毫不给HD-DVD一干参展商留面子。

眼下看来索尼大有可能完胜东芝,可问题是,整个高清消费市场早已旧貌换新颜,谁还在苦等蓝光呢?按照调查机构iSuppli的统计,过去一年里蓝光和HD-DVD播放机总共卖出了220万台,还不到全球高清电视销量的零头。华纳主席兼CEO巴瑞·梅耶也承认:“如果格式之争继续下去,我们可能会错失下一代DVD的有利时机。”2007年全球卖出了2亿台电视机,其中高清电视的销售量达到3500万台,Display search乐观估计,到2010年75%的平板电视将达到高清标准。分辨率升级正在重演摩尔定律,1280×720P还没来得及各领风骚,主流厂商就集体转向了全高清(Full HD),美国市场去年卖出的全高清电视是2006年的3倍。1920×1080P、120Hz刷新率已经成为40英寸以上市场的标准配置,分辨率的提升又推动了屏幕尺寸的攀升,2007年夏普和三星不约而同地开建第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切割尺寸提高到了65英寸,此时距离主攻40英寸以上的8代线投产不过一年。所有人都坚信,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带来新一轮换机热潮,至少高清转播确保消费者有得可看。

那些买了高清电视的人都在看什么?这才是比蓝光能否一统天下更有趣的问题。用大电视接PS3?现在只有发烧友才会这么干。电视台的高清频道更不能指望,即使在有线电视网高度发达的美国也只有20%频道播放高清内容,其中达到1080P级别的寥寥无几。比起按月付费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选择权匮乏,特别是那些已经被网络视频宠坏了的用户们,他们转身投奔互联网,发现大部分片源已经从DVD升级到了高清格式,当然文件大小也从几百兆变成了以G计算。这得归功于H.264编码技术的普及速度,目前它的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微软主导的VC-1,就连Adobe都在flash中采用H.264提高清晰度。普通电影用H.264压缩后只有一张DVD的一半,而画质完全不受影响。即使是1280×720P的高清电影,采用H.264编码也能压缩到5G以下,这是目前互联网上最主流的高清片源。再加上HDMI接口的普及和P2P下载的持续流行,直接推动了电脑外接电视成为欣赏高清的第一选择。

文章作者

黄燕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谁能治好乳腺癌

走近江泽飞与他的新锐团队

7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