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俄罗斯“骄子”的战略救赎

作者:宋晓军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46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6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如果说“海豚王子”维他斯(Vitas)是俄罗斯问鼎全球流行乐坛的骄子的话,那么被俄罗斯人命名为“骄子”(Фаворит)的S-300 PMU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无疑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上的骄子。2007年12月26日,当摘取年度全球巡回演出桂冠的维他斯现身于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招待酒会上时,在德黑兰的伊朗国防部长穆斯塔法·纳贾尔不久前也刚好宣布:俄将向伊朗出售先进的S-300 PMU防空导弹系统。

3天后,虽然俄罗斯官方出面继2007年4月后再次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在两天前出版的俄罗斯《生意人报》就已经透露出了这笔交易的细节:这笔交易涉及5个S-300PMU1防空营,总价值高达8亿美元。双方就此进行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但是出口合同目前尚未最终签订。

1991年海湾战争中持续43天被联军称为“沙漠风暴”的空袭,让所有可能被美国空中力量要挟的国家开始为自己的防空体系感到了担心。而恰在此后不久,处于货币急剧贬值的俄罗斯将尚未装备自己部队的S-300 PMU1防空导弹系统推向了原华约以外的军火市场。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当时看中这套系统的国家有中国、伊朗、叙利亚、埃及和塞浦路斯等国。有意思的是,最先以实弹发射身份亮相的购买者是1996年3月“台海危机”期间的中国大陆。当时的台湾地区媒体从CCTV播放的解放军演习画面中,认出了由乌克兰生产的拖车装载的正是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巧合的是,这与俄罗斯媒体刚刚透露的要卖给伊朗的防空导弹是同一型号。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20岁100亿的风险资本

IDGVC150多个项目的示范力

69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