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1 看杀卫玠 | 美少年的陨落背后:审美时代和时代审美

作者:刘强

2022-05-12·阅读时长7分钟

16441人看过

01 看杀卫玠 | 美少年的陨落背后:审美时代和时代审美

22.4MB
00:0016:19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刘强。欢迎收听《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第1课。

1

大家可能有所耳闻,魏晋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很多人都是“颜值控”,发生了许多可圈可点、甚至可歌可泣的有关“看”与“被看”的故事。考虑到今天也是一个“颜值至上”“流量为王”的时代,所以我们第一个要介绍的,就是魏晋时期的“美容之风”。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固然是人类的共性,但像魏晋人这么爱美、“看脸”看到疯狂的时代在历史上却并不多见。

那么魏晋人的“看脸”到底有多疯狂呢?我们讲一个故事:

话说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城里,一个好端端的大男人,因为长得太漂亮,竟然被热情如火的南京市民给活活看死了!

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只听说过有病死的,有老死的,有自杀的,有被杀的,有遭遇不测死于非命的,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被“看死”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个时代怎么会发生这么雷人的事?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有何隐情,其中所折射出的是怎样的一种时代精神?……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一讲要好好探讨的。

史书和文献对这件事的记载比较模糊。最早记录这事的,就是我们在发刊词中提到的六朝志人小说名著《世说新语》。

记得多年前,我在同济大学开讲《世说新语导读》,开学第一课,我就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选这门课?有个女生很耿直、也很豪横地说:“听说《世说新语》中有一篇专门写帅哥,我就是冲着帅哥来的!”话音未落,哄堂大笑。其实她说得没错。《世说新语》三十六门类中的确有一个门类叫《容止》,所谓“容止”,顾名思义,就是容貌举止。古书上赞美一个人的风度仪表,常常说他“美容止”,就是赞美他不仅“颜值”高,而且动静得宜,令人赏心悦目,经得起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容止》一之所以这么有名,就是因为它记载了许多帅哥美男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这位被活活“看死”的美男了。

2

这个美男名叫卫玠。今天很多人可能对他不甚了了,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晋,一提起卫玠,恐怕会比现在的娱乐明星更能引起轰动。为什么?因为卫玠在当时不仅是最著名的清谈家,还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

卫玠到底有多美呢?史书记载说,卫玠小时候,大概也就七八岁吧,就曾因为长得俊美而造成交通拥堵。有一次,他乘坐一辆羊车来到京城洛阳的闹市区,没想到所到之处,立即引起人群的骚动。看见他的人都说:“这是谁家的玉人啊?”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几乎全城的都跑来围观。后来就留下一个典故,叫做“羊车入市”。可见卫玠小时候就已经体验过被人“看”的滋味了。这几乎是他后来在南京城的遭遇的一次预演和彩排。

我们知道,古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我们无法看到卫玠的照片,史书上表现卫玠的美,只能用烘托法,或者是反衬法。比如,卫玠的舅舅、当时的骠骑将军王济(字武子),也是个有名的美男,可是他每次见到外甥卫玠,就感叹地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就是说,卫玠就像珍珠美玉在旁边一样,让他舅舅王济觉得自己黯然失色。成语“自惭形秽”就由此而来。还有一次,王济对人说:“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与卫玠一起游玩,感觉就像有颗明珠在身边一样,光彩照人。可见卫玠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极具视觉冲击和杀伤力,让人不敢正视,还想看了又看。

但是上帝给了卫玠风华绝代的美貌,却也给他设计了一个瑕疵——体弱多病。

关于他的身体状况,《世说新语》记载得很清楚。东晋丞相王导第一次看见卫玠,就感叹说:他的身体实在太羸弱了,尽管每天精神舒畅,还是一副弱不禁风、体不胜衣的样子。卫玠的美,是一种惹人怜爱的“病态美”。事实上,体弱多病才是卫玠死亡的根本原因。

3

《世说新语》记载的“看杀卫玠”,大体是这样的:

永嘉六年,卫玠从豫章(就是现在的南昌)流亡到下都。为什么说流亡呢?因为当时先是西晋王族你争我斗,闹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就趁虚而入,进攻中原,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也叫“五胡乱华”。西晋政权摇摇欲坠,很多北方的大家族为了保存门户,纷纷迁往江南,就是所谓“永嘉南渡”。卫玠家族也是这南迁士族中的一支。永嘉四年(310),他携母亲举家过江,一路颠沛,百感交集,先寄居武昌,后来辗转从豫章来到下都。

“下都”在古代略相当于陪都,就是在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个都城。西晋都城是洛阳,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就称为下都。这年六月卫玠来的时候,还叫建业,半年之后晋愍帝登基,他叫司马邺,为了避讳,改建业为建康。又过了五年,317年,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建康便成了首都。

可想而知,公元312年的建业城,作为北方南渡士族的集散地和未来的首都,是个非常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所谓“六朝金粉”之都,“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经济中心的南移,南北文化合流,使得这里成为当时的首善之区,更是人文荟萃之地。所以,卫玠这个当时最有名的清谈名士、花样美男,在当地有着很高的“人气”也就毫不奇怪了。

估计卫玠还没进城,消息便传开了。这天千不该万不该,卫玠不该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于是就发生了《世说新语》记载的那一幕:“人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大家听说卫玠来了,纷纷赶来围观,不一会儿,看他的人便围得像一堵墙,风雨不透,水泄不通。卫玠本来就体弱多病,哪受得了这种劳累啊?终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了。当时的人也很“标题党”,就说是——“看杀卫玠”。

但其实,这可能是个“假新闻”,不可尽信。关于卫玠的死亡问题,《世说新语》还有另一个版本。

说卫玠渡江之后,依附于大将军王敦。王敦很赏识他,有一天夜里就让卫玠和一个叫谢鲲的名士清谈。清谈是魏晋名士非常热衷的一种很高雅的学术沙龙活动(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专门讲一讲),谈的多是一些比较高深的抽象哲理,不仅要求很高的学养和口才,还要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才行,否则很难应付那种高度紧张激烈的辩论局面。卫玠偏巧是当时最喜爱也最擅长清谈的,只要他一开口,简直是妙语如珠,口吐莲花,让人神魂颠倒。谢鲲也是一个清谈高手,两人棋逢对手,相见恨晚,于是大谈特谈,因为谈得太激烈,竟然谈了个通宵达旦。东道主王敦只有做听众的份儿,整个晚上都插不上一句话!

要知道,因为家族遗传病史的影响,卫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他母亲一直严加防范,不让他参与清谈活动,就是怕他身体吃不消。估计这一次母亲没能管得住,结果这晚清谈过后,我们的这位病美男体力严重透支,导致病情加重,终于一病不起。“不起”,一般而言就是死亡。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版本叫做——“谈杀卫玠”。

4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无论是“看杀”也好,还是“谈杀”也好,用现在的话说,恐怕属于“八卦”,多少都有故作夸张、耸人听闻的成分。我处理卫玠之死的问题,经常采取轻松一点的方式加以推理:估计卫玠先是通宵达旦地清谈,然后病情加重,接着很快又在建业城的闹市中被疯狂的追星族和粉丝们一通“猛看”,终于一病不起,香消玉殒!

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病死”和“谈杀”“看杀”是三位一体、牵一发动全身的。

叙事夸张,有些不靠谱,这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这个记载背后传达的东西真是美极了。有时候,太靠谱的东西也许反而不美了。比如,“梁祝化蝶”的传说靠谱吗?不靠谱。美不美?太美了!我们的古人真是太有才了,不说卫玠是病死的,偏说他是被“看杀”,这里面传达的是一种非常唯美的信息,就是人们宁愿相信,卫玠是因为美貌而死亡!这真是“史上最美的死亡事件”了。古今中外,有哪一个写美人的名著如此深刻地揭示出了“美的危险性”与“看的杀伤力”呢?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有道是天妒英才,卫玠死时,年仅27岁。《晋书·卫玠传》记载,谢鲲听到卫玠的死讯,哭得非常伤心,人问他为什么这么伤心,他说:“栋梁折矣,不觉哀耳”。当时的丞相王导更是称卫玠“风流名士,海内所瞻”,号召天下名士“可修薄祭,以敦旧好”,可见卫玠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后人也在诗文中凭吊卫玠,如唐代孙元晏有诗云:“叔宝羊车海内稀,山家女婿好风姿。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宋代杨备也有一首《卫玠台》诗:“年少才非洗马才,珠光碎后玉光埋。江南第一风流者,无复羊车过旧街。”企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卫玠有着这样的美貌和才华,他的英年早逝,的确是个让人感伤的悲剧;但我们中国人常常能够在死亡中发现氤氲的诗意,在废墟中看见明媚的花朵,在无边的痛苦中凝结成极致的美。

人们创造出“看杀卫玠”这个故事,不正是为了以此来告慰我们的“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吗?要我说,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艺术精神”和“喜剧精神”,而这两种精神,正是在魏晋那样一个乱世潜滋暗长、发扬光大的。

5

从卫玠这个美少年的陨落,可以得出对魏晋时代的什么印象呢?

首先,魏晋是一个审美的时代,是对美好的事物无限神往、无限崇尚、无限留恋的时代。魏晋风流之所以令后人心向神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热爱美,追求美,更创造美!

其次,就是魏晋这个时代的审美。当时的人重视男性美,而且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认为男性要高大威猛、肌肉发达才叫帅、才叫酷,他们欣赏的恰恰就是像卫玠这样的颜值高、气质佳、甚至有点病态美的玉面书生。

这样的审美时代和时代审美,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欢迎转发分享海报

与名家一起聆听

英雄本色与名士风流


文章作者

刘强

发表文章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人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名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

三国两晋时代的10个黄金侧面

5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