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那些曾经和可能时髦的外语

作者:王星

2018-02-23·阅读时长31分钟

6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690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在托尔斯泰的时代,法语是上流社会流行的社交语言 )

拉丁语崇拜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蒙田的父亲算得上一位“鹰爸”。蒙田祖上靠在波尔多开鱼行和向英国出口葡萄酒致富,时至蒙田的曾祖父一代,已经成功置办下自家的田地和城堡。常言说“三代造就一个贵族”,只可惜尽管已经有了贵族封号,而且还曾经被选为波尔多市长,蒙田的父亲仍旧一度被同时代的意大利史学家认为不过是个“卖鱼的”,整个家族脱胎换骨成真正贵族的重任落在了蒙田肩上,而当时贵族的身份标志之一就是能讲拉丁语。蒙田后来在随笔中记述:他的父亲原本对文学艺术一无所知,1528年自意大利战场归来后反倒成为地中海古文明的狂热追随者,他“曾尽最大努力做过各种探索,从聪明和博学的人中寻求一种优秀的教育形式”。结果,“有人告诉他:我们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古罗马和古希腊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是我们不能达到他们那样高尚心灵和渊博知识的唯一原因”。蒙田父亲由此想到的办法是:在蒙田还在吃奶、尚未开口说话前就把他交给邻村一个完全不懂法语但精通拉丁语的德国医生抚养,同时规定家中所有成员与蒙田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现学的拉丁语。

蒙田在随笔中形容自己直至6岁时“听到的法语或佩里戈尔方言不比阿拉伯语多。于是,没有方法、没有书本、没有语法或规则,无需教鞭、无需落泪,我就学会了拉丁语……(其他)家庭教师们常对我说,我幼年时讲拉丁语就非常自信和自如,他们甚至不大敢用拉丁语和我交谈”。6岁后,按蒙田说法是“屈从于习惯势力”,父亲将蒙田送入波尔多的“正规学校”。以蒙田的拉丁语水平,他“一上来就跟读高级班”。

文章作者

王星

发表文章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1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几岁学英语

亲近外语的方法论

136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