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Tony Chou:美式单口里的中国面孔

作者:丘濂

2018-02-23·阅读时长6分钟

50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5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Tony Chou 其实有个很中国特色的名字,但他更愿意以这个国际化的艺名被更多的人知晓 )

10月23日晚上22点,北京方家胡同里已经十分清冷。沿小巷往里走,偶尔只能撞上一两个出来上厕所的居民。在胡同46号的热力猫俱乐部里,充斥着烟酒的味道和间歇性的笑声,好戏才刚开始。每周三,这里都是中国喜剧俱乐部(Comedy Club China)组织的单口相声开放麦演出(Open Mic),想参与者都可以随便上台。这并不是中国传统曲艺中的单口相声,而是在西方流行的娱乐形式站立喜剧(Stand-up Comedy),用英语表演,因此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中国人都寥寥无几。

“在北京,以英文说相声的中国人一只手就能数清。”Tony对我说。最开始,他也没想过要用英语演绎。那时他正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刚接触到黄西在美国记者年会上的表演视频,“从此发现了我们彼此相像的东西,他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Tony一直觉得自己有些幽默感,但苦于没有找到表达的途径。“中国相声里人是带角色的,有一个叙事的情境,你需要去‘扮演’。而西方的站立喜剧里,你就是你自己,你说的内容就是你对日常观察的加工,这让你的个性得到极大张扬。我更喜欢这种方式。”Tony于是想加入一个组织共同表演切磋。那时还没有按照西方概念来演出实践的中文团体,他就找到了美国人托比·贾曼创办的中国喜剧俱乐部。现在,Tony在别的场合也会用中文表演相声,完全是西式风格那种。对他来说,两种语言,准备和演出的过程各有乐趣。

流利的英语是表演的前提。Tony既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从未出国留学,口语却一直都很出色。“如果追溯源头,这要归功启蒙老师。”Tony说。他在山东济南长大,初一才开始接触ABC。“老师是为济南市中考录听力的,发音非常标准。她一上来就强调英语是学来用的,不是仅仅应试那么简单。她不要我们死记硬背课文,而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去转述课文内容。”在Tony最近的英语相声里,还有他对中国英语学习现状的讽刺:“中国学生喜欢背单词,每个人都有一本单词书,区别就是厚薄不一。每本书的第一个词都是Abandon(放弃),最后一个词是Zero(零)”。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8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几岁学英语

亲近外语的方法论

136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