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哈默与黄胄

作者:李晶晶

2018-02-23·阅读时长5分钟

56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0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黄胄 )

30年前黄胄的一幅《欢腾的草原》,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企业家哈默。30年后,这幅作品将出现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为我们引出了一段过往的故事。

1979年9月,黄胄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邀请,再次来到新疆,这是时隔15年之后再次重回故地,在夫人郑闻慧和女儿梁缨的陪同下前往。踏上新疆的土地,黄胄异常兴奋,一路写生作画,直到“冰山之父”穆士塔格峰下。11月14日,黄胄一家来到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首府阿图什,之后又去了达坂、吐古麦提公社、拖云。一路上黄胄一边写生,一边领略着当地的风俗人情。拖云这个地方完全是牧区,黄胄到达的时候,正在进行赛马比赛。骑手们身着当地的民族服装,与大草原融为一体,煞是好看。选手的马上角力、套马等活动都给黄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疆之行前后共计8个月左右的时间。

回到北京后,1981年7月16日,黄胄组织在颐和园藻鉴堂举行的花鸟画学习班活动结束后,他的好友、时任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翟荫塘邀请其来钓鱼台小住作画。在钓鱼台的两个多月里,黄胄完成了以新疆拖云生活为基础的《欢腾的草原》,以天山哈萨克民俗“姑娘追”为题材的《姑娘追》,以塔什库尔干的中小学生为原型的《女教师》、《驼背上的小学生》、《育羔图》等大型作品,以及百幅画作小品。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偷窥的底线

中国式狗仔队生长记

107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