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3·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2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9年2月23日,北京当代商城国际代购专柜前,一位顾客正在订购国外品牌商品
)
“双十一”,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竟然在最近几年被电商培育成一个购物狂欢节,在打折促销的刺激下,今年的“双十一”销售再现井喷,仅仅天猫和淘宝网一天的销售额就逼近200亿元。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为消费不足而困扰,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消费者却屡屡显示出惊人的消费能力,井喷的“双十一”、被挤爆的黄金周、在海外购物的一掷千金……种种现象都和中国经济的消费乏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看似矛盾的悖论也充分说明,中国消费者并非不愿意消费,也不是没有能力消费,缺乏的只是一个点燃消费欲望的导火索,只要给予一定的刺激,比如适当的价格折扣、较长的度假时间,中国人的消费热情就会立即喷发出来。
而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了中国人的日常消费被太多因素所抑制,体现在中国经济的结构上就是长期的消费不足,对于致力于向消费转型的中国经济,所需要的是制造更多的诱因,来释放中国人的消费热情。如果说几家电商都可以凭空培育出一个购物狂欢节,政府显然理应拥有更丰富的手段和工具,来解决中国经济向消费转型的难题。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3712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