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消费不足可能是个伪命题

作者:吴琪

2018-02-23·阅读时长5分钟

50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89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张军 )

三联生活周刊:你何时有了“中国消费可能被低估”的判断?我们在分析中国经济的问题时,总是在说我们的消费不足,需要拉动内需。

张军:我从2006年左右开始思考所谓“中国消费不足”的现象。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应该知道,一个消费长期被压抑的社会,从逻辑上讲不可能持续地经济高增长。比如苏联时期,政府人为地推动工业化,抑制消费。苏联的经济增长只能昙花一现。我们国家上世纪50至70年代,抑制消费,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征税,补贴工业化。结果钢产值上去了,老百姓的生活上不去。

我们现在的官方统计总是在说,中国的总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低于世界平均值。官方的第二个证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总消费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迅速。第三个证据来自于对产能过剩的判断。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多年来坚持外向经济战略,产能空前提高,产品消化(也即消费)严重依赖出口,如今出口受阻,产能虽然要受挫但不会相应消失,因而消费不足也就成了明显凸现的现状。第四个用来证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证据更学术一点,出自对劳动收入占GDP比重十几年来持续下降的统计数据。这个数据也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开的资料。

文章作者

吴琪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3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被抑制的消费

网购井喷与经济引擎

110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