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

植物王国

作者:周翔

2018-02-23·阅读时长3分钟

7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4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大百合 )

因为水汽通道的作用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墨脱地区的植物物种特别丰富。丰沛的水汽、足够的高度,使得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形成了完整的垂直植物带,南坡尤为明显。李渤生告诉记者,这个地区的垂直植物带是以热带为基带,基本上整个森林的组成是热带森林。热带气候一般以23°26'为界,然而因为墨脱的热量条件、降雨条件都非常好,热带范围一直达到了北纬29°30'左右,向北移动了将近6个纬度。“基带往上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再是高山草甸,所以这是我们国家山地垂直植物带最丰富的区域。”更为可贵的是,高度和水热条件是形成这样的自然植物带景观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上山地很多,但是山地生物物种这么丰富的还没有。像美国落基山也很高,但它和热带离得很远,基础的物种就不丰富,所以它再隆升也没多少物种。有的热带比较干旱,没有雨林,那么也没有那么多物种。”李渤生说。

在热带森林中充满了各种奇异的物种,树厥、鱼尾葵、省藤,在密密的森林里交织。其中一种重要的热带树种让李渤生记忆犹新,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作小果紫薇。第一次在密林中见到小果紫薇,它们和周围其他植物相比显得颇为奇异:它的树干银白发亮,异常光滑,树干胸径不足80厘米,而树高足有50米。当地的门巴族老百姓称小果紫薇为“杂拉来不兴”,意为猴子也爬不上去的大树。

沿着热带往上,到了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度,就进入山地常绿阔叶林带。这里的树木不再像热带雨林中那么高,一般在20~30米,林下也比雨林干净,路更加好走。继续往上1800米的植物带中,李渤生发现了一个新的植被类型,半常绿阔叶林。这对他的考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成果。他第一次发现这种树林是在1982年越冬考察时,那是一片高大而郁密的树林,树冠是光秃秃的,没有绿叶,而枝上却生满鲜红色的叶芽。这让他十分惊异,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山地怎么会出现成带分布的落叶阔叶林呢?仔细观察后,他才发现,这是由西藏青冈和薄片青冈组成的新的植被类型。“一般阔叶林都是冬季落叶、春季再长叶,但是这种树林不一样,冬天它是常绿的,到春天时它换叶,然后马上再长出新的叶来。我们认为这是常绿的物种为了适应冬天的寒冷而具有的一种生理转换。它是中间的过渡类型,就是半常绿阔叶林。它是换叶而不是落叶,叶子落了以后它马上就长出新芽来,如果这个周期再长的话,就变成阔叶林了。这是只有东喜马拉雅才有的现象。”

文章作者

周翔

发表文章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9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去墨脱

不可抵达之地:圣城寻道

125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