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2-2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6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内特·西尔弗和他的作品《信号与噪音》 )
搞预测的难度
每年春运前,我们都会听到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的数量,很容易就能搜到近几年预计发送旅客和实际发送旅客的数字:2012年全国铁路春运预计发送旅客2.35亿人,增长6.1%;实际结果:当年全国铁路实际发送旅客2.21122亿人,与去年基本持平。2011年预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增长12.5%;结果:2011年发送旅客总量2.21亿人,同比增长8.3%。2010年预计发送旅客2.1亿人次,实际发送2.04亿人。对比一下会发现,预计发送旅客的数量都略高于实际发送旅客的数量。我们不知道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的数量是如何得出的,可以把这种高估理解为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如果预计的人数过高,显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对发送人数的预计有没有越来越准确?能不能越来越准确?
在天气预报方面有着类似的做法:内特·西尔弗(Nate Silver)在《信号与噪音》(The Signal and the Noise)一书中说,美国的全国天气服务的短期预测是很准确的,但美国一些地方电视新闻网却有意地、系统地高估下雨的概率,如果降水概率是5%,他们会播报为20%。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预报说不会下雨,结果下雨了,听众会咒骂毁掉了自己野餐的预报员,意外的晴天却会被认为是偶然得到的惊喜”。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99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