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鸿谅
2018-02-23·阅读时长1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822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灾难的压力
本刊记者在灾后两年来到溃坝事发地达垌村,高旗岭尾矿库的溃口还在,像夹在两山之间的巨大V字。溃坝的后遗症,和这堆乱石残迹一样,未曾轻易被时间抹平。村民李启平的新居墙上挂了两幅扩印的大照片,一张是钱排镇曾经用作宣传的风景照,那时候的达垌村,稻田环绕,阡陌纵横,高旗岭尾矿库是一汪碧水,依着山势悬在村尾海拔500米的银岩半山腰上。另一张是他儿子拍摄的溃坝之日,挟裹着矿渣和乱石的洪水倾泻而下,泥石遍地,灰黑一片。李启平说:“只要有人来问我,我都让他们自己看照片,什么都明明白白。”
回顾当年——台风“凡比亚”带来的持续暴雨,2010年9月21日凌晨就显露威力,钱排镇政府启动了“三防”预警,凌晨2点部分干部第一轮被分派下村,通知村委会让村民们做好疏散应急准备。雨一直下,凌晨6点,全部人员返回镇政府开会,7点30分,又分成5组,再次下村通知疏散。被派去达垌村的镇党委委员李云当时还是农办主任,她回忆:“雨下得天昏地暗,穿着雨衣打着伞,身上还都是湿的。跟村委会碰过头,我们就分成两队,沿河两边挨家挨户去敲门,原计划是沿路撤往白马,后来发现情况不对,河水已经满上了路,又赶紧通知大家往山上跑。”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