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什么反对转基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20分钟

120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039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13年11月,甘肃张掖市出台转基因种子“禁令”,该市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明令禁止转基因种子的地级市。图为张掖市一家种子公司陈列的玉米种子 )

从技术到食品

从时间线索看,2009年是国内转基因话题引起公众争议的关键节点。源起是2009年8月,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同年10月,“华恢1号”和“Bt汕优63”出现在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第三届国家农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大昉事后也常反思:“之前一直都是在科学范围内讨论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公众关注的社会话题?”

已经70多岁的黄大昉称得上是“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见证人”。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他曾两次以访问科学家身份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微生物分子遗传研究,后来参与国内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的制订。近些年,他的课题组鉴定克隆了多种新型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BT抗虫蛋白)基因并获得国际命名,其中部分基因已分别导入玉米、水稻等植物和农业微生物。“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国家发展转基因的态度就是明确的,这是一项中性的技术,就看怎么去利用。”黄大昉告诉本刊记者,当时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都抱着积极、慎重的态度,把转基因技术管理纳入安全管理是普遍在做的事情。“我们是比较早制订和实行安全管理标准的国家。1993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就出台了第一个原则性文件;1996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国务院将其升格为法规。但是这些事公众都不了解。”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北极故事

改变中的世界尽头

12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