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甜蜜的罗马

作者:石鸣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43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9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费里尼电影作品:《绝美之城》剧照 )

“在罗马,总发生一件事,那就是什么也不发生。”电影《绝美之城》(The Great Beauty)的主人公杰普用这样的托词来否定友人对他的创作期待,他自视作家,却40年来再也写不出第二本书。影片以庆祝罗马城诞辰的礼炮开场,这一天也正好是他65岁的生日。他25岁写了第一本小说,一下子走红,从外省来到罗马,“几乎还未意识到,就被卷入了高雅奢侈的漩涡”。他成了一名周旋于罗马上层各色名流之间的著名记者,并如愿以偿登上了上流社会的权力之巅。但华美的派对、众人的簇拥,带给他的却依旧是“残破的生活”。这部片子于2013年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后,被罗马人热议了整个夏天,获得了4个欧洲电影节奖项,目前又入围角逐2013年度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

在费里尼逝世20周年之际,这部片子无疑提供了重新谈论费里尼的一个契机。人们着迷的“费里尼式的”(Felliniesque)风情,时隔多年又在一部新电影中重现,这个带有法式后缀的形容词正是费里尼《甜蜜的生活》一片的遗产,模糊指称着俗世浮华、梦幻、巴洛克式精致繁复、抒情弥漫的诗意。美国人说,《绝美之城》是贝卢斯科尼时代的彩色版《甜蜜的生活》,“杰普一方面像《甜蜜的生活》里的马切洛,也是个四处浪荡、不干正事的花花公子,另一方面又像《八部半》里的圭多,总是被追问下一部作品什么时候完成。《绝美之城》的主题在两个调性上进行变奏,大调是精神性,小调是世俗性——而费里尼几乎所有的电影也都是如此。”

意大利人却争论这是不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电影。片中描绘的那些关于罗马及其生活的细节,有多少是游客式的走马观花,又有多少是从日常的本地生活中得来的真实?电影的支持者坚称,这部影片是“永恒之城的一幅忠实肖像”,是“对今日意大利的忠实描绘”,不同的是,“费里尼在《甜蜜的生活》中尚能倚靠栏杆来俯瞰一切,如今甚至栏杆也已崩塌,无可倚靠”。索伦蒂诺本人则毫不掩饰自己对费里尼的崇拜,声称片中的一切无论虚实,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在今日罗马)很难乐观,很难积极向上,人人都只图现时的诱惑,来自男人或者女人,过后便是空虚,这个国家的神经中枢仿佛在客厅沙发上陷入了沉睡,无论什么都不过是一场沙龙。”

文章作者

石鸣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北极故事

改变中的世界尽头

12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