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44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漳州木偶艺术学校的学生在排练木偶剧《大名府》 )
传奇
徐氏木偶雕刻传到徐竹初已经是第六代,这个手艺家族从清朝嘉庆年间徐梓青开设的“成成是”木偶店铺算下来,在漳州本地已有300多年历史。徐竹初的父亲徐年松的木偶也颇有名气,但让漳州木偶雕刻艺术为全国甚至世界知晓的则是徐竹初,而这个传奇始于16岁。
“1954年我到漳州一中上初一,当时刚好‘全国青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工艺品成果展’举办,学校美术老师知道我家的情况,就鼓励我雕刻几个木偶去参展。后来我就选了3个角色:一个是传统的大花脸,一个是和蔼可亲的老翁,还有一个小孩。据说展览开幕时,郭沫若和中央美院的人都去看了,看完他还把几个教授都叫过来说:‘你看,漳州的木偶这么生动,这个作者是哪里的少年?才16岁,你们要对这个作者加以培养。’郭沫若还在留言簿上为我的作品写了感想,说我的‘木偶头神情逼真生动’。最后,我的3个木偶头获得了特等奖,当时还出了一本叫《科学技术展览汇总》的书,收录了这次展览的情况,还有一段话是郭老对我作品的评价。但那时候家里穷,我在书店看到却没钱买。”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