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8-02-23·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420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10年10月13日,即将通车的沪杭高铁 )
技术争论
“高铁想法只是雏形的时候,技术上的两派吵得不可开交,这一吵就是好些年。”回忆起学术界曾经为京沪高铁展开的大争论,两院院士、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沈志云向本刊记者直言,“最初是国家关于我国能否有实力建设高铁的考虑,具体到运力最紧张的京沪高铁,到了1998年,到底是该采用轮轨技术还是磁悬浮?两派技术争论不休。”
铁路资源的匮乏,多年来对于客运来说是“一票难求”,货运则是“一车难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提到,1989年他和一批铁路专家提出中国铁路大发展的策略,而当时正是高速公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专家们看到的是过多发展高速公路的弊端:“运输成本高,带动不了经济发展。中国大量石油需要从国外进口,而靠进口石油支撑汽车运输是很被动的,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命脉要掌握在别人手里。”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635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