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读编辑部
2022-02-14·阅读时长1分钟
欢迎来到中场时间特别节目~野生编辑出没,聊聊中读课程制作的台前幕后;偶尔领导空降,播撒关爱(和指导)。
主播/音频编辑译丹
飞行嘉宾/内容部boss力莎
嘉宾/《听吧!唐诗》课程编辑寒芽、小杨
上学的时候,每个人家里都有一本新华字典、一本唐诗三百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背诗几乎是每个小学生的拿手好戏,而唐诗也在日复一日的吟诵中,在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里扎了根。
那些年,我们攀比着背过诗,摘抄过几段诗句,误会过一些诗人……这期课程后日谈,《听吧!唐诗》的课程编辑们就来追忆个往昔,回顾个工作,聊聊唐诗和唐诗课里收不进的幕后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唐诗怎么就遇上交响乐了?老师录课时的可爱一面?大家最爱的诗人、最爱的老师都是谁?
【你将听到】
04:25 始于小学阶段的“背诗内卷”
8:15 带娃学唐诗,家长的沉浸式教学
11:01 译丹的理想型诗人
12:55 做唐诗课的契机,是因为一场“摇滚博导”的演奏会?
17:16 大家熟悉的李白,什么角度才出彩?
19:15 “迷妹”教授,听到大家这么想杜甫很心塞
20:16 李白是当时最大的KOL
21:30 唐诗课里,最能聊的老师是谁?
25:47 课程体量翻倍,全靠用户鼓励
27:38 水灾捐款、自己剪音频,这位老师编辑直呼nice
32:28 他的讲述,仿佛纪录片拍摄
38:02 从《我们为什么爱唐朝》到《听吧!唐诗》,录制时的“穿越感”
41:38 让编辑又绝望又喜欢的“学神型”老师
43:15“老师,我悟了”
【广告位·不可不看的关联内容】
你有哪些想听到的课程幕后?想了解哪些老师的课后“八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
2022.2.15
编辑/小杨,剪辑/译丹
发表文章50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94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