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9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我常去上海新乐路上的一家小店,Epicvre,中文名字叫做“飨受主义”,翻译得既文艺又体面且恰当。大多数人都抱着像我一样的享乐心态,首先确定这是一个手机和邮件不会不停骚扰你的下午,或是夜晚,然后才来到这家店,往高脚的椅子上一坐,先思忖着今天要喝哪一种酒,再考虑今天要搭配哪一种小食。在Epicvre里度过的时间一定会很漫长,并且你很难对这种无止境的吃喝、发呆、聊天做出一个定义,因为你往往可以看见有个表情沉郁的中年男子在15点的时候要了一个冷肉拼盘配红酒,或者深夜23点有一对时髦男女来这里瓜分掉一个巧克力蛋糕和一瓶甜酒。你无法定义这是晚餐还是下午茶,或是别的,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充饥”都没有办法解释这些人的行为,于是乎,如同店名曲折的含义所示,这些人只是在“享乐”而已。
“epicvre”这个词来自“epicuros”,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名字。在英语里,epicurien的意思是“享乐主义者”和“伊壁鸠鲁学派”,而epicure则经常被直截了当地翻译为“美食家”。但美食家和美食家之间无疑是有区别的,比如“gourmet”最早的用法是指“品酒的人”,但不是指真正的懂酒之人,而是表示购买葡萄酒时代为尝酒的仆人。沿用到今天,gourmet这个词里所包含的酒意仍然很浓重,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有爱喝酒的美食家和不爱喝酒的美食家之分,但gourmet指的一定是前一种。另一个词“gourmand”看上去跟gourmet很像,其实却有很大差别,gourmand所指的与其说是美食家,不如说是吃货——“一个食量很大的人。”能吃和会吃是两码事,gourmand来自表示胃的单词“gastronome”,被冠上gourmand帽子的人大多有点傻呆呆和乐呵呵。而epicure的意境是几个词中最为深远的,它指的是“最好的食物要在最佳的状态下吃掉的人”,暗示了一种聪明、高尚而又豁达的人生观。“美食家”这3个字远远不能涵盖这个词所表达的无穷意思,也许应该把epicure翻译成“食物享乐家”。
举现实中的例子,苏东坡就是位gourmet,因为他描述自己“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翁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纪之玉瑟,鼓帝子之云傲。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无论什么食物都要配着酒才好吃,并且他也懂得如何去搭配,比如蛤蜊要半熟时配着酒吃,螃蟹要和酒糟蒸,稍微生些吃。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