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然
2018-02-23·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2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82年,玛格丽特·杜拉斯(中)在电影《罗马对话》拍摄现场
)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98
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早期同名原著小说中的文字风格相一致,电影《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也是写实主义的调子。故事以20世纪早期法属殖民地的一个普通法国家庭的生活为背景,中心人物锁定为家庭里的母亲,年轻时因政府鼓动的殖民地发财梦而移居印度支那,丈夫染病去世,就一个人挑起一家的重担。曾经的教师生涯给她的人生仅留下些面对儿子家书里那些拼写错误而生的懊恼,而她用尽一生的积蓄向殖民当局购买的一块土地,却因为没有惯例行贿,而分得了一块深受盐碱海潮困扰的废地。但她要为了抵挡海潮而修筑护地的堤坝,直到堤坝也终在海潮中被冲毁。
正如杜拉斯的笔下,这个母亲是西西弗式的人物,她被荒诞的命运孤零零扔在了太平洋的海潮面前,势不可挡的海潮吞掉她所有的梦想,她尽一己之力去努力改变这样的命运,经济贷款、行政申诉,甚至将女儿推向有钱人的怀抱,好得到一颗度过经济危机的钻石。她不停斗争,和殖民地的管理者,和中国有钱人,和海潮,甚至和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同时承受着悲怆性的精神痛苦,直到毁灭的降临。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