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维樱
2018-02-23·阅读时长2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373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周渝在紫藤庐茶艺馆
)
紫藤庐作为台湾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一切陈设如昨,鱼儿畅游,紫藤花已谢。玄关不大,必要的两三样老柜子里,摆了一些朴素的茶具茶饼,没有任何凸显的装饰,一两片他自己做的茶摆在台面上,里面是几个宋朝的碗。
和周渝喝茶的空间是紫藤庐的侧厢房,通体用玻璃搭建,背靠极粗的紫藤老榕树树根。紫藤庐的空间布局是纵深的长形,曾经是日据时代官员的宿舍,也是“国民政府关务署长”周德伟的旧宅。周德伟翻译过哈耶克的《自由宪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在大陆译成《自由秩序原理》,宪章这个词,周渝解释了父亲选择这个词的本意,是从《中庸》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里选取“宪章”一词来对应consititution。紫藤庐原来名“尊德性斋”也来自《中庸》里“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老宅在1981年被周渝做了茶社,但依然可以看到那种长期精心使用的对旧物的感情。
那天店里常放着的是名家古琴乐曲,但周渝觉得古琴“太快跳到天人上去”,不接人间气,他认为和老茶相搭配的,应该是有阅历有沧桑的音乐,例如有些琵琶曲可能更适合。他在1990年与林谷芳共同开创的“茶与乐的对话”,历经20多年已经在全世界展演100多场,成为代表台湾茶文化的盛事。然而我们的经验来自离台的最后一晚,在他山上的简宅终于得以体会。第一天为我们准备的长案上备有一匹简单的深蓝素方,一把清代四杯老朱泥壶,三个闻香杯和三个小杯都是蔡晓芳的早期作品。另一边日本铁壶里煮着泉水。专门称茶的小电子秤上称了5.5克1982年顶级老冻顶,来自已经去世的在内地赫赫有名的茶农陈阿翘。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102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