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古老的慢轮制陶

作者:吴丽玮

2018-02-23·阅读时长5分钟

52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8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岩罕滇为寺庙制作陶饰 )

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写道: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所以,如果把西双版纳历代的慢轮陶器逐一收藏,几乎也就相当于傣族器物使用史的总结。可惜博物馆里的展示有限,陶器只被用来诠释这项技艺悠久的历史,所能看到的除了几个雕花的茶壶、有点残破的大开口陶罐,就是若干色泽难辨的扁圆小陶盒。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建议我去找一个叫岩罕滇的人,去他家看看曾经的傣皇宫里美妙至极的慢轮陶器。

岩罕滇家在景洪市澜沧江北的曼各居民小组,以前叫曼各村。说他家有傣王宫所用陶器,可他并不是个收藏家,或者王族后裔,其实他是个血脉纯正的慢轮制陶匠人,家中世代都为傣王制作陶器。岩罕滇住的是一座贴着白瓷砖的二层小楼,前几年地租上涨,他把旁边一块地腾出来盖了栋六层的筒子楼,租给了来打工的外地人。但一进门还是传统的傣族风格,他在电视柜两侧分别摆了一个炫目的巨型陶罐,岩罕滇说,这种样式就是当年傣族达官显贵所用。

傣王所使用陶器的精美度绝对无法与故宫中的相比,傣王时代的西双版纳也没有官窑和民窑泾渭分明的界限,所以他家才可以拥有这些收藏。傣族陶器胜在造型极富民族风情,左边的陶罐是砖红色,形状像一只高脚杯上扣了宝塔的尖顶,整体高度超过了旁边40英寸的大彩电。仔细看陶瓶上的花纹,底座上是用带有刻纹的木拍拍打出的花纹线条,瓶腿上斜斜而去雕了一圈首尾相连的树叶,底部的图案是最简单的。陶瓶的肚子扁而宽,上面的雕刻不再仅仅是线条,而是立体的花瓣,花瓣尖甚至微微翘起,让人联系到热带的枝繁叶茂。陶瓶的宝塔瓶盖更加繁复,盖子底部边缘是一排精美的点状凸起,细脖子上满满的半镂空的莲花和菩提叶图案,到顶端是一个像花苞似的塔尖,瓶盖的整体轮廓也是不断凹凸变化,极尽妖娆。

文章作者

吴丽玮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西双版纳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14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