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2-2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9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今年5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说东亚人和欧洲人在人性上的差异来自饮食习惯的不同,东亚人喜吃大米,而稻农必须相互合作才能有好收成,所以东亚人崇尚集体主义。种小麦不必如此,所以欧洲人更强调个性自由。
不同人种之间在身体上是不同的,这个没人反对。但性格上真的有差异?而且和人种有关?这个结论就有些争议了。事实上,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公元7世纪出版的欧洲百科全书《词源》(Etymologiae)的作者,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曾经指出,不同人种不但相貌不一样,而且性格也大不相同。此后的欧洲哲学家,比如笛卡儿和约翰·洛克等人也都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现代心理学诞生后,科学家们对东亚人和欧洲人进行了很多次心理测试,结果都证明了上述差别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发生的时间很早。有一项研究证明来自欧洲和东亚的孩子从3岁起就在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问题在于,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0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