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恺
2018-02-23·阅读时长2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62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惠山古镇的水道两旁,林立着从南齐到民国的祠堂,它们既是无锡人血脉的延续,也是文脉的传承
)
工业化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虽非口岸城市,但是20世纪30年代,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苏州常州等长三角发达区域,仅仅在上海、广州之后;因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需求,无锡的近现代教育也呈现出极为发达的面貌,偏远村落里拥有旧式的义庄、新式的小学;县城里则有从小学到大学的系列学制,这其实也是无锡近现代以来人才辈出的扎实背景。
也许就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过快,无锡的老城面貌已然不在。但是好在事物都有两面性,整个城市拥有重教兴文的传统,不少老城的旧宅作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而留存,虽历经沧桑还是格局完整。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名人故居,就是从这些保存至今的昔日恢弘的建筑物恢复而来。
占据半城的老宅:薛福成宅第的特殊性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