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23·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7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安思远藏品 :《岩石上的女孩》 )
1979年的冬天,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worth,1929〜2014)来到了北京,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大陆,这一年他50岁。在老朋友黑洪禄的陪同下,一起到了北京、西安、上海,购买了不少艺术品,石鲁的绘画收藏也是在这一次行程中开始的。安思远对上海和平饭店的爵士乐队颇有兴趣,以致在日后的聊天中常常提及。早在1949年的时候,安思远曾希望经香港进入内地,只因当时特殊的时局,他只是通过罗湖桥去了广东一趟,当天往返,没能多待。
安思远是一个美国人,祖辈是新英格兰移民。父亲是著名牙科医生,母亲是歌剧演员。虽然父母对中国文化并无浓厚的兴趣,但安思远还是对收藏中国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被问及原委的时候,他回答:“这些邮票是最迷人的,也是最便宜的。”安思远常常流连二手商店,寻找可以转卖给古玩商的物品,这为他发现鼻烟壶提供了契机。
上世纪40年代末,安思远从二手店所购买的物品中有一件中国花瓶,一直被他珍藏着。当时安思远认为这是一件明代的作品,并请著名的中国艺术品商人弗兰克·斯托纳(Frank Stoner)帮他看看,有着数十年艺术品交易经验的斯托纳听到花瓶的来源后,对安思远的判断提出了质疑,但安思远非常坚定自己的判断。于是斯托纳建议他将花瓶拿给爱丽丝·庞耐(Alice Boney,1901〜1988)鉴定。
发表文章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