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法棍

作者:驳静

2018-02-22·阅读时长3分钟

7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8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14巴西世界杯期间,两名法国队球迷在场外吃法棍 )

法国人谈论面包的时候,总还包括,处在大街小巷的面包房以及为爱丽舍宫供货的那家名叫Aux Délices du Palais的面包店,那个一年一届的面包师大奖赛。但毋庸置疑,标志性面包还是三个音节的“baguette”,这个被许多人简称为“法棍”、国粹般的面包身上,有一个奇怪的悖论,它听起来不那么雅,甚而是粗俗的,却又有一个时尚的脚注,不然我就不会若干次地看到,巴黎某个特别平常的街角处,有并不面熟的中国女星,腋下夹着一根法棍,穿着清凉地在摄影师面前摆造型。

头戴巴斯克贝雷帽,腋下夹棍子面包,对这样一个场景的时尚向往,大约如同中国人被认为个个都会功夫一样,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偏见。从某种程度上,由于巴黎时尚之都的地位,人们总会对发生在这里的事加一层时尚滤镜,当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学院教授史蒂文卡普兰(Steven Kaplan)在评价Corrado Bread & Pastry的面包时说:“如果它是个模特,那么你可以看到它身着的是巴黎世家或迪奥从T台上缓缓向你走来。”这不免让我们会心一笑,你看原来“我们老外”对棍子面包,总是一不小心落入从时尚角度去评价的窠臼。

当然我宁愿使用“棍子”,大概是出于baguette一词同时还指中国的筷子,这种造词上的雷同性更容易给人以亲切感。

文章作者

驳静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法范儿

法国文化精神中的50个角色

17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