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加缪

作者:薛巍

2018-02-22·阅读时长3分钟

285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97个字,产生2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加缪 )

加缪的第一部小说叫《局外人》,描写了一场无意义的谋杀。加缪本人就是一个局外人,他跟德里达一样,出生于法国殖民地、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但德里达出身于中产的犹太人家庭,加缪的出身更加卑微,他父亲是酿酒公司工人,母亲不识字,是一位清洁工。但他在1942年还不到30岁时就出版了两部最成功的书:《局外人》和《西西弗神话》。1957年加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用部分奖金在普罗旺斯买了一栋漂亮的石砌农舍。1959年圣诞节过后,跟家人一起住在农舍中的加缪给他的情人们(两个女演员、一个模特)写信说,他很快就会返回巴黎。1960年1月3日,加缪在返回巴黎的途中不幸死于车祸。

《西西弗神话》开头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人生的荒谬使得人怀疑人生不值得过。加缪用西西弗的处境来比喻人的处境: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人生荒谬是因为“人类的呼唤与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人类渴望意义、目的,自然地希望世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亲密的,但是世界对于人类的期望非常冷漠,毫无反应。

1950年,加缪发表了一篇题为《谜》的文章。他说人们总是把他跟荒谬哲学联系起来,这让他很烦。他对荒谬的分析只是一个起点,把自己限制在一切都没有意义这一想法既不可能,也不一致,一旦我们说出一切都没有意义,我们就表达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否认世界的意义就要压制一切价值判断,然而活着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超越荒谬的方法就在手边,无需超验的东西,只需要自信地品尝一切体验,既歌颂人生的喜悦,也歌颂它的苦难。认识到生活是荒诞的,就只能自杀了吗?加缪的回答是“不”。理查德坎伯分析说,加缪这一回答的关键是他提出的反抗这一概念:“有些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不值得过,是因为他们相信或希望世界上存在意义,这些人把自己的生活降格,使之依附于外部的事物。因此,那些认为生活值得一过是因为上帝许诺了天堂、自己服务于历史的进程或其他外部因素,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了实现最终目的的途径而不是目的本身。对加缪而言,完全有尊严的生活是在充分认识到荒谬之后为生活而生活。”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985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法范儿

法国文化精神中的50个角色

17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