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香奈儿

作者:黑麦

2018-02-22·阅读时长3分钟

6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73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当顾客走进我这儿,她们期待进入一个神奇的地方,这种满足感或许有些流于世俗,却令她们心醉神迷:成为这个传奇中不能缺少的角色。对她们来说,这比再定制一套服装还要喜悦得多。”这是可可香奈儿在1935年说的,那时的她似乎已经意识到位于康朋街31号的这家店铺会成为时装界的殿堂。

在香奈儿22岁那年,“咖啡馆歌手”的工作让她得到了“可可”(Coco)这个艺名。这个艺名“打通”了香奈儿的时尚之路,凭借在修女院学校学来的针线手艺,香奈儿让“可可”成为帽子铺的店名,她亲手制作起简洁耐看的帽子,并且摒弃了彼时花巧浮夸的饰边,女士们开始推崇起这些“非女性化设计”的配饰。

“一战”后的巴黎,因拥有职业而变得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男女同权的思想呈现在服装上,香奈儿设计出樽领套衣、黑色迷你裙(little black dress)等样式,并在女装的样本上加入了男装的量裁方式,她将西装褛(Blazer)加入女装系列中,又推出直筒女装裤子。这些毫不修身的剪裁,呈现出否定女性特征的独特样式,使职业女装应运登台,女装造型也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向男装看齐,由于这种外形较像未成年的少年体形,所以也被称作“男童式”(boyish)的雏形。

文章作者

黑麦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329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法范儿

法国文化精神中的50个角色

17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