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柏辽兹

作者:朱伟

2018-02-22·阅读时长4分钟

100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7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柏辽兹 )

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法国特点的作曲家。

如果说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开端,柏辽兹与舒伯特、肖邦,则从不同角度将浪漫主义推向了高潮。这三者,柏辽兹比贝多芬小33岁,舒伯特比柏辽兹大6岁,肖邦又比柏辽兹小7岁。如果从结构而言,柏辽兹对浪漫主义内涵的扩展其实更为重要——他把贝多芬时代几十人的管弦乐队一下子雄心勃勃地扩展到了400多人,通过其繁复而又精湛的配器,追求汹涌澎湃的管弦乐色彩效果。他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年为纪念“七月革命”在巴士底广场首演时,不仅有400多人的管弦乐队,而且再加上300人的合唱团,其规模后来只有马勒效仿,但马勒创作“千人交响曲”,是70年后的事了。同样,他所创造的“固定乐思”所组构的音流,后来成为瓦格纳创造辉煌的基础,其实他的大歌剧《特洛伊人》(1856~1859)已经完成了史诗的构造——不仅篇幅超过了4小时,以致在当时因篇幅原因,只能将它分为《特洛伊的陷落》与《特洛伊人在迦太基》两部分。而且自始至终尽他的能力,将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都表达到了极端,波澜壮阔,其实瓦格纳后来的大歌剧,单部都很难超越(《尼伯龙根的指环》毕竟是四联剧)。

柏辽兹一生创作的数量有限,因为他不会弹钢琴,自然也就没有钢琴及其他独奏作品及室内乐,他的小作品只有一首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沉思和随想》(1839)与6首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罗马狂欢节》),以及管弦乐伴奏的声乐套曲《夏夜》(1834)。《夏夜》是为法国诗人戈蒂埃的诗谱曲,它是马勒后来所作的声乐套曲的前奏,其抒情气质极其迷人,尤其是其中的《玫瑰的幽灵》(Le spectre de La rose)与《在滨海湖上》(Sur les Lagunes),美到令人心酸。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5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法范儿

法国文化精神中的50个角色

17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