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法国的那些樱桃时节

作者:王星

2018-02-22·阅读时长1小时51分钟

96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5552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830年8月9日,复辟的路易-菲利普在议会宣读宪章 )

时至21世纪,谈及法国历史,一幅《自由引导人民》似乎已经成为足够便利的图像注释。真正具有法国式八卦精神的历史书才会提醒:这幅名画的作者德拉克洛瓦是当年权倾一时的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的私生子,1754年诞生的塔列朗出 身具有法国古老王室血脉的贵胄名门。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法国经历了辗转于帝国与共和国之间过山车般的变革,塔列朗却在连续六届政体各异的法国政府中担任了外交部长、外交大臣乃至总理大臣的职务。创作于1830年的《自由引导人民》被认为是纪念同年发生的法国“七月革命”,但德拉克洛瓦书信中记载的实际完成日期是1830年的10月21日,即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经由议会的所谓“光荣三日”革命建立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期间,当时塔列朗已成为新王朝的外交大臣。

德拉克洛瓦在同一书信中称:“假使我不曾为我的国家战斗,至少我能为我的国家绘画。”他确实有这个机会。与同时代的浪漫派画家相比,自幼生活优渥的德拉克洛瓦不仅有机会在学画时兼得“大卫的形、鲁本斯的色”,还是法国官方沙龙画展的常客,而且作品屡次被以“国家”名义收购。《自由引导人民》就入选1831年5月的沙龙,并以颇具法国色彩的方式再度被国家购买、作为某种“警醒”陈列于巴黎的卢森堡宫。虽然作品本身第二年便因“过于激进”而退还画家本人,但德拉克洛瓦终其一生不曾远离来自塔列朗家族沉默的资助与厚待,如同他在《自由引导人民》中为自己绘制的身着燕尾服的形象一样,诞生于法国大革命、去世于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德拉克洛瓦在那个远观似乎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保持了最具法国意味的时局意识,他在画中的身影也成为《自由引导人民》最具法国内涵的注释。

其实东方人原本应该和欧洲人一样容易理解这类正史下家长里短的趣味,但经常耽搁于距离产生的美。法国史是欧洲各国中最暧昧的,却最容易被标签化。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第四共和国、第五共和国,听起来似乎传承有序,实际充满如同法国式合同文书的微小字号注解。堪称法国历史上最莫测外交家的塔列朗曾留下一句名言:“人之所以拥有语言,就是为了掩盖他的思想。”(La parole a été donnée à l'homme pour déguiser sa pensée)塔列朗或许指的是广义的语言,不过颇似欧洲的吴侬软语的法语在这方面独具赛壬之歌的潜质。法国以音乐形式留下的历史符号在鲜明程度上绝不亚于《自由引导人民》。《马赛曲》自不必说,更具迷惑性的是20世纪的《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与19世纪的《樱桃时节》(Le Temps des Cerises)。

文章作者

王星

发表文章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法范儿

法国文化精神中的50个角色

17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