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潇
2018-02-22·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4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舞者在起舞 )
日本人最守时。在演出开始前半个小时,NHK剧场已为陆续前来的观众填满。即将上演的是莫里斯贝嘉(Maurice Béjart)的经典作品,根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创作的同名舞剧。现场几乎座无虚席,这或许因为这天的表演阵容: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Béjart Ballet Lausanne)、东京芭蕾舞团、以色列爱乐乐团,担任当晚指挥的是祖宾梅塔。
待到灯光熄灭,大幕拉起,舞台显现出来,呈现十分庄重的画面:以色列爱乐乐团位于舞台深处,在其两旁,是两个合唱团,围成一个半圆——就像古希腊悲剧的歌队那样静静伫立着。78岁的祖宾梅塔站在圆心中,音乐即将响起。然而,与多数舞蹈不同,在这场表演中,音乐并非只是点缀。1964年,莫里斯贝嘉首次以舞蹈诠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便说,这首先是一场音乐会——他想要做的,是用舞蹈将音乐“视觉化”。
莫里斯贝嘉采用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来处理贝多芬这部宏大作品。这种特立独行自开场便显现出来:在铿锵的音乐中,舞团艺术总监吉尔罗曼(Gil Roman)走上舞台,朗诵了一段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这种处理方式,让人想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传统,序幕总是以独白开场。有人将“贝九”演绎成一场革命,有人把“贝九”看成一出祭祀,而贝嘉的舞蹈世界里没有苦痛与哀伤,他的“贝九”明朗而热烈:舞台是暖色调的,像一个浓缩的运动场;舞蹈演员也是暖的,他们身着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的服装,旋转、跳跃,或携手,或并肩,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圈。莫里斯贝嘉的“贝九”像一个巴赫金式的狂欢节,身份与边界在这里消解,人人幸福平等。就像席勒在《欢乐颂》里写的:“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人人都彼此称为兄弟。”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17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