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宋人香事

作者:孟晖

2018-02-22·阅读时长16分钟

119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25个字,产生7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宋 李嵩绘《听阮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高木奇石,枝叶掩映翁郁,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床榻上置有直搭脑交椅式躺椅,榻前方形香几有束腰、直腿,下为如意足、托泥。此方几造型与床榻成组用以承放香炉 

宋代文化的特质可说是明净素朴中蕴含着极度的高雅与精致。可惜的是,充分体现这一特质的文化成就中,只有诗词、瓷器、绘画等得以留存至今,彼时高度发达的香事却和当时的音乐、舞蹈一样,只能通过文献记载意会。即使如此,即使仅仅窥见那时文人笔墨里的残影片阕,有宋一代在香事上的繁盛绮丽依然足以令后人惊异与羡慕。实在该有人来为大家仔细讲一讲宋人品香的高端故事。

在那个时代的上层社会,香炉里焚爇名香,是24小时不能间断的一项常规设置,氤氲的香氛差不多就和当今某些公共场所或咖啡厅的环境音乐一样,是人生展开的一个基本背景,仿佛没了它,生活便不能正常流动。既然生活本身的内容多种多样,那么,相应的,也就该有韵调足以相衬的香品来搭配。于是乎,在两宋时代,原料不同、工艺不同因而香型各异的合香制品花样琳琅,或宜于熏衣,或宜于待客,或宜于户外,或宜于夜晚的寝帐,乃至解酒的、安神的,大概也只有宋人的灵敏鼻子能够精确接受那种种香气在微妙区别中传递出的、足以影响心灵的密码。

花香型合香

文章作者

孟晖

发表文章21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8人

古代文化研究学者、作家、自由撰稿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香之道

香史、香器与品香

172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