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小儿先心病:女孩卓嘎的故事

作者:刘敏

2018-02-11·阅读时长14分钟

99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468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 小女孩卓嘎

卓嘎2016年9月刚入院时,肚皮肿得跟皮球一样,眼睛眯成一条缝。华西医院心内科医生冯沅给她做诊断,刚往身上一按,小女孩就要努力把他的手拨拉下去——卓嘎刚一岁,还不会说话,严重的心衰让她全身浮肿。按冯沅的判断,这个小娃娃已经是临终的状态了,“要按天算”,但她知道难受,知道不让人去碰自己。

把积水沥掉后,卓嘎显现出真实的营养状态:惊人的瘦。照片后来被主刀大夫赁可发到微博上,所有人打开大图都被她吓一大跳:躺在ICU的小女孩插着管子,皮包骨头,只剩一个黑枯的骨架子,脸上都没有脂肪,一双眼睛占了整张脸的三分之一。

卓嘎此时只有1.8公斤,连个新生儿都不如。她是个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四川华西医院小儿ICU病房的邓丽静医生(中)和护士


卓嘎是光彩事业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在西藏阿里发现的。出生之后,她的父母离异,这个病孩子就留给了奶奶抚养,她的先心病其实算不上复杂:非限制性的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膜重度的发育不良和返流。“就是几个病的综合。”冯沅说,一般内地这种孩子一生下来,往往不会出院,直接调整好了就开刀,之后依然能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卓嘎之所以这么严重,完全是被医疗条件耽误了。

直到住在病房里,奶奶还给卓嘎喂糌粑,看得护士们目瞪口呆——小孩其实完全吃不了这么难消化的食物了——心脏的问题导致卓嘎反反复复感染肺炎,吃下去的食物有一大半都消耗在循环状态和肺部感染上。冯沅看到卓嘎握着奶瓶,哗哗地把一整瓶全喝掉,“完全不能这么喂,吃得越多,水肿越严重”。同时又很受触动:这个小孩有求生的本能,她拼命地吃,拼命地想让自己活下去。

现在回想,整个治疗如同走钢丝,华西医院整个先心病学团队要把小女孩从悬崖边慢慢拉回来,“起码要先站在平地上”。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赁可接手了卓嘎,他每年要做约500台手术,半夜突发急诊,抱患儿上手术台进行急诊手术也是常有的事儿,但这次再急迫也得缓着来:卓嘎承受不了心脏手术,要先把她的营养恢复正常。

从这时开始,很多临床处置就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范围。

加营养的两种方式都已经不适用了:用食补,卓嘎的肠道都已经萎缩,吃下去的营养会在肠道里累积起来加重负担,会加速她的死亡;用静脉注射,心脏早都处在衰竭状态,更承受不住了。

此时卓嘎的瓣膜反流已经越来越重,心源性的肝衰、心源性的腹水,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讲,需要一次手术才能打断循环,否则她一定会死。”冯沅说。面对枯瘦的卓嘎,整个小组都需要做出一个决策。

2. 造物主的错误

2017年1月的一个清晨,早上7点30分,我跟在一群医生的后面,开始了小儿ICU的查房。

第一次进小儿ICU的人,恐怕都难免心头一疼:每张床上都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他们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独自仰躺在病床上,身边只有同样的患儿和穿梭的护士。有的小婴儿连一个月都不到,小小一团缩在透明的病床上,全靠机器供氧、输液,昏睡着对自己的命运浑然不知。所有的孩子都被固定在床上,有睡醒的幼儿紧盯着大夫,即便是在病中,他眼睛也是又大又清澈的,机灵地跟着我们移动。当我对他招招手,还不会说话的小娃娃立刻咧嘴笑了起来,然而我无法去拥抱他,这更让人难过。

华西医院心内科医生冯沅(右)


这里有一半的患儿是先心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要比普通人想象中高:发病率约为出生活产婴儿的7‰~8‰,未经治疗者约13%会在一岁内死亡。2010年中国卫生部统计显示,2009年城市和农村先天性心脏病一岁以下死亡率(每10万人口)分别为89.87和82.22,占婴幼儿死亡率的首位。

先心病的治疗在近20年里发展速度很快。救助卓嘎的光彩事业基金会项目总监吴秀和记得,2000年时,他第一次在一家机构做先心病救助。当时香港一家慈善机构选了三个孩子,国内当时治不了,要送到美国做手术,每人救助成本高达100万港元。吴秀和在筛选过程中甚至恐惧接电话:“情感上接受不了,太多家庭需要这个机会了,话筒里全是父母的无助、央求。”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刘敏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77人

熊阿姨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身为村上春树

畅销的青春、迷茫和孤独

425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