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周岩
2017-05-10·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88个字,产生9条评论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905人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新文化运动在1917
56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客心洗流水发布读感
09-06 13:05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蒲公英划线并评论
01-23 16:20
梁漱溟曾评价蔡先生说:“有意的兼容并包是可学的,出于性情之自然是不可学的。有意兼容并包,不一定兼容并包得了;唯出于真爱好,而后人家乃乐于为他所包容,而后尽管复杂却维系得住。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
ShuCHEN陈姝划线
03-20 17:57
晚年蔡先生在回忆整顿北大的经历时指出,他在北大主要做了几件事:第一是设立研究所,第二开放女禁,第三倡导新文化运动。“只可惜上述这些理想,总没有完全实现。可见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终是有限。”虽然北大的学术风气得以扭转,但学术成果还是有限的。胡适后来回忆也提到,研究的成果是有限的。
每一次辞职都是蔡先生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审慎选择。蔡先生的辞职我认为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处世之道有一定关系。
03-20 17:56
蔡先生性情是非常温和的,他虽然有自己观点,但不会用非常激烈的方式去维护。
03-20 17:55
03-20 17:54
教育的一个最高理想是使人建立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在他觉得内核就是自由、平等、博爱。只不过他用儒家的话语去解释,分别对应到“义”“恕”“仁”,用中国传统的东西与之融合。他觉得西方一些理念是好的,其实中国传统里也有,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深刻地理解。
蔡先生一向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但坚决反对盲目崇拜,认为应当批判地加以吸收。1916年他的《文明之消化》一文写道:“吸收者浑沦而吞之,致酿成消化不良之疾。”蔡先生在阐释最核心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时,不用西方的那套话语体系,而是引用《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阿涛发布读感
05-11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