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图灵和他的科学小传

作者:苗千

2018-02-11·阅读时长29分钟

13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87个字,产生4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51年,图灵(右)和他的两位同事在“费伦蒂马克一号”(Ferranti Mark I)计算机前工作

世界上只有一个艾伦·图灵(Alan Turing),但即使在他逝世60多年之后,图灵的形象仍然显得扑朔迷离。他可能是20世纪最著名的同性恋者,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因为少年时期恋人的逝世而产生的,他最终悲剧性的自杀也与他的同性恋身份有关;在英雄辈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从事了一项最机密又最为至关重要的工作,这份工作被公开之后更为图灵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即使在图灵逝世之后,他的科学贡献也极少被人提起。20世纪50年代,在反映英国计算机发展史的权威著作《比思考更快》一书中,没有提到图灵的任何实质性贡献,在其中他只是《数字计算机的游戏应用》这一章的作者,与人合作开发过一个跳棋程序。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图灵的科学声誉开始与日俱增,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图灵同样使人迷惑:他著作不多,很多论文甚至没有发表,他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三篇论文分属三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他究竟是如何做出了这样的科学成就?总结图灵一生的科学经历,这正是本文的目的。

艾伦·图灵已经成为人类科学和思想史上标志性的人物之一。在相对短暂的一生中,这位出生于20世纪初、历经了两次人类世界大战的自然思想家,研究领域从理论性的数学基础和逻辑学直至参与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之一,他还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这位独特的人物之所以对于多个研究领域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并且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与他身处的独特时代密不可分。

20世纪上半叶,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同时科技发展也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在这几十年里人类快速进入了电子时代,开启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研究,对于数学基础和逻辑学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这都为随后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更是催生了各种新技术和新机器。

文章作者

苗千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6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图灵预言

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吗

15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