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珊
2018-02-10·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51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4年11月28日,为应对安全问题,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耶路撒冷旧城附近一个公园内待命
面对胜利,内塔尼亚胡喜不自禁。这或许是因为,此次胜选于他而言实在来之不易。上一个任期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一路走来却格外艰辛。2013年的大选中,“利库德集团”与极右翼党派“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组成了竞选联盟,但因未获得能够单独组阁的议席数量,不得已与“未来党”等中左翼党派联合组阁。因执政理念从根本上冲突,这届内阁的合作之路充满坎坷,曾一度出现数周开不了会的尴尬局面。去年底,积压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因促使内阁批准了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并将阿拉伯语从官方语言降为“特殊语言”的相关法案,内塔尼亚胡遭到了“未来党”党首拉皮德和“前进党”党首利夫尼的猛烈抨击。随后,他以“有失忠诚”为由将此二人开除。内阁也因失去了他们所领导的党派而无法撑起议会的多数席位,不得不提前举行大选。
也许是受政府矛盾的拖累,以色列的经济形势也不甚乐观。该国GDP增速一直呈震荡下行的趋势。根据其中央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以色列该年度GDP达到了1.08万亿谢克尔(约为人民币1.657万亿元),较2013年增速下降了0.4个百分点。2011年,为抗议物价高涨、社会贫富悬殊等问题,以色列多个城市曾爆发过一系列大型游行活动。如今看来,虽已时隔4年,但内塔尼亚胡却仍未履行当年关于降低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过高的生活成本的承诺。去年,当身兼财政部长的拉皮德提出要为购买首套房产的年轻夫妇免去增值税时,他也未能做出决断。这不仅挫伤了老百姓对本届政府的期望,也暴露了其面对内阁分歧时的无能。2014年下半年,他的支持率直线下滑,8月底时还是42%,到12月时就已只剩35%。“人们都觉得,以色列过高的生活成本和夸张的房价会让内塔尼亚胡输掉大选。”以色列海法大学政治学教授伊沙(Yael Yishai)告诉本刊。
在内塔尼亚胡的民意支持率一路走低的同时,一张新兴的政坛面孔却开始崭露头角——“犹太复国主义联盟”的领袖伊萨克·赫尔佐克。现年55岁的赫尔佐克处处以与总理相悖的形象示人。他与“前进党”共同组成了中左翼竞选联盟挑战内塔尼亚胡。他是中左翼政党“工党”成员的子孙:父亲哈依姆·赫尔佐克于1981年代表“工党”进入议会,并在1983至1993年间曾两度当选以色列总统,舅父阿巴·埃班则是有着“以色列外交之父”之称的前外交官。1978年,赫尔佐克考入特拉维夫大学攻读法律学位,毕业后曾供职于军方情报部门。2003年进入国会后,他先后担任以色列防务部、福利部和旅游部部长。2013年11月当选“工党”党首。此次选举中,他抓住了内塔尼亚胡的弱项,亮出了直指民心的“经济牌”,誓言扶济弱势,缩短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