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璐
2018-02-09·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68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3年5月22日,河北衡水二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右)在向老师请教
实习记者 / 刘畅
仪式感的跑操
想看衡水二中著名的跑操,得去没有围墙遮挡的下属志臻中学。它坐落在主干道人民西路和小巷康宁街的夹角,住着衡水二中一部分高一学生。早上5点半,人民西路上的汽车开始嘈杂起来,顺大门往校园里看去,两栋楼之间露出操场的一角。学生穿着校服从四面八方开始跑向操场,一边脚下踏步站好方块儿队形,一边不浪费时间的双手高举纸张嗡嗡嗡地朗诵着什么。5点45分,一声哨响,学生们停止朗读,把手中的纸揣进兜里,跟着指令踏步、齐步走、跑起来,脚步声推着口号声翻涌,好像每个班有各自的口号,混杂着“二中加油!二中必胜!二中第一!我们第一!”交叠而来,让清晨幽僻的街巷一点儿也不安宁。
这种清晨扰民的行为,衡水市民早就习惯了。“跑操在衡水是普遍现象,封闭式管理的学校都会跑,起码在80年代就有了。”50岁的市民回忆自己的中学经历时告诉记者,“那时候也是5点多起,先跑操,跑完操读会儿书,之后吃饭,开始一天的课程。”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