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宝秀
2018-02-09·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780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明 王问《煮茶图》。主人端坐蒲团于炉前烹茶,斑竹茶炉,炉侧附有一小出烟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献显示竹茶炉是宋代以来,文人们喜用作为烹煎茶水的炉具,竹茶炉外以竹编,内以土著。宋代绘画上几乎不见竹炉形象的描绘,绘画或壁画所见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炉具(图1)。明清绘画上则见数种竹炉样式,一般大同小异,有呈方形者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晚期王问《煮茶图》上的斑竹茶炉,炉侧还附有一小出烟口(图2)。最常见者则为上圆下方的竹茶炉(图3),此一款式多见于江南苏州、无锡一带的吴派绘画上。这种上圆下方的竹编茶炉是乾隆皇帝一生最钟爱的茶器之一,从清宫档案数算,乾隆至少为他的茶舍制作了高达20件以上的竹茶炉,使用于各处茶舍及宫室之中,现存为数不多的竹茶炉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前言
近来,学术界对于乾隆时期的研究和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日益频繁,俨然已形成“乾隆学”风潮。乾隆皇帝嗜茶,引发丰富的诗文创作,他为茶事大兴茶舍、制作茶器、茶具,并且于茶室内挂饰书画,摆设各式茶器、装饰等等,均留有大量文献资料,据此已足构成“乾隆茶学”的研究。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