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更西, 在丝路上触碰中亚文明

作者:徐菁菁

2018-02-08·阅读时长31分钟

79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54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乌兹别克斯坦里什顿的陶艺大师正在教授制陶技艺。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制陶中心

帖木儿之城

这次中亚之行,我花了两周时间从东至西穿越乌兹别克斯坦。我原本希望以它为标本,对一个新兴的中亚民族国家进行一个纯粹的现在时的观察,但费尔干纳盆地的经验预示:当我在时间上割裂历史,在空间上将乌兹别克斯坦与它周边的地区和人们割裂开来的时候,我根本无法理解我眼前的这个国家。

我的迷惑在撒马尔罕达到了高峰。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传说很多。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赞叹:“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城的东门叫中国门。玄奘形容此处:“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在8世纪开始流传的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中,作者让苏丹新娘谢赫拉莎德从撒马尔罕的宫殿里开始讲述传奇。但除了阿夫罗夏伯古城的那三幅壁画,这些过往我都看不到。以一个游客的直觉,今天的撒马尔罕是一座盆景城市,它的全部使命就在于讲述一个关于伟大的帖木儿帝国的故事。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发现世界

向西,不断向西

16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