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8·阅读时长6分钟

82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58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被蜥蜴咬伤的男孩》 )

1592年末,21岁的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从米兰来到罗马,从此声名显赫。他的风格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受到当时重要赞助人和贵族名流们的追捧,名声与成功向他迅速涌来,与之而来的,还有他几乎一塌糊涂的生活和暴力倾向。也许,他明亮与黑暗交融的艺术风格,正如他戏剧化的人生一样,将卡拉瓦乔推向了“艺术家”的典型。

在艺术史上,卡拉瓦乔总是被描述为一位“具有革命意义的艺术家”。作为年少时即负盛名的艺术家,卡拉瓦乔不同于提香或是伦勃朗:他没有成群的工作室或助手,他总是独自作画。然而,同时伴随卡拉瓦乔出现的,是卡拉瓦乔化(Caravaggesques)和卡拉瓦乔主义(Caravaggism)——卡拉瓦乔唤醒了某种新的绘画语言,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开始,卡拉瓦乔的风格语言被迅速认可、模仿借鉴、发展进化以及超越。

2016年10月16日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开幕的“超越卡拉瓦乔”(Beyond Caravaggio)展览,将卡拉瓦乔以及受他影响和启发的艺术家们的作品放置在一起。于是,“卡拉瓦乔”似乎成为某种隐晦深远的符号,也许这才是卡拉瓦乔在艺术史的空间里最大的回响。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产的财务自由之路

不确定时代的理财方略

421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