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塞拉菲尼抄本》:在幻想的剧场里

作者:周翔

2018-02-07·阅读时长8分钟

60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5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塞拉菲尼抄本》中的插图

“就像一个剧场,你打开它,进入它,进入一场戏剧,你变成了一个演员。抄本就是舞台,你成为一个与它交流、互动的演员……你假装你在读。”塞拉菲尼坐在沙发上认真地解释他的创作,他的语调很轻,语速变得很慢,像是逐渐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66岁的他长得仍然很像一个孩子,这并不完全因为他的娃娃脸,更多是因为神情:笑起来仿佛对世界一无所知,眼神里总是好奇——尤其当他还身在陌生的国度里。忽然他从沉思的状态中出来,变得兴奋:“‘剧场’这个说法是我刚刚想起来的,你看这就是灵感!”他眼睛里是得意狡黠的笑意,陪伴他身边的人大都明白这种得意,他又一次巧妙地回应了总是抛给他的那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他创作《塞拉菲尼抄本》的灵感是哪里来的,抄本里又隐含着怎样的意义等等——用他一贯的回答问题的方式,那就是不直接回答别人的问题。

塞拉菲尼说自己每次被问到灵感都觉得略为尴尬,且不说灵感本身就难以捉摸形容,在他眼中艺术家内心总是“害羞”的,最莫可名状的那一部分内心总难以被言说、被公开,被直截了当地观看,因此他们“愿意被他的作品所保护”。来到中国参加座谈活动,他很感谢工作人员把他的抄本摆了一排,挡在自己前面。而厚厚的抄本倒的确也担得起保护柔软内心的“盔甲”一职:大开本,像砖头一样厚实,从里到外都是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图案,和没有人能读懂的文字——这是《塞拉菲尼抄本》被称为“天书”的原因——它们所创造的那个迥异于我们现实的世界,也就变得幽微难懂,然而神秘有趣。

1981年第一次出版抄本时,书的副标题叫“一个视觉百科全书的假想宇宙”。出版商弗朗哥·马里亚·里奇在前言中把它与普林尼的《博物志》、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一起列入“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中。这本以彩色图画为主的书描绘的是幻想中的一切事物,任意的组合、疯狂的拼接、天马行空的涂抹,然而却像百科全书一样分章节,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第一卷包含了自然科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畸胎学、化学、物理学和机械学,第二卷则涵盖人文科学中的解剖学、人种学、人类学、神话学、语言学、烹饪、游戏、时尚和建筑学。30多年间的数次出版,抄本都以高昂的费用维持了精美的装帧设计,2014年出版的中文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版本。

文章作者

周翔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共享时代来临

正在发生的颠覆运动

138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