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璐
2018-02-07·阅读时长2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08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2年10月,5名互不相识的年轻人在巴黎通过 BlaBlaCar网站合订一辆车后共同出行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人不坐出租车,用Uber出行,不住酒店,通过Airbnb住在当地人家里,不去餐馆而是选择私厨。更有万众创业的热情和资本的青睐让共享经济的模式突破吃住行的领域,遍地开花。就在写稿子的时候,朋友圈里被Uber刷屏,互联网上的网友以“Uber进军××行业”的结构煞有介事地创造了涉及各行各业的段子,仔细推敲,其中居然不乏可行的项目。
思想家比段子手的想象力更驰骋到天际。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协同共享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21世纪的下半叶甚至会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人类社会主导的经济形态。那个时候,生产率极高,物联网发达,导致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数十亿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共享能源、信息和实物,所有权被使用权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代替,人类进入新纪元。
这个结论像惊悚的预言,但是从理论上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共享经济”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中被接受和广泛传播,最初和最接地气的功能是给身陷困顿的人们提供了赚钱和省钱的方法。它继而飞得更高,被赋予道德上的意义,这种利用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模式是对过度消费的反思,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还有价值观的含义,从互联网里带来了合作、个性化、务实。它的拥护者和使用者大多数是跟互联网同龄的一代新人,这些人正在和即将成为社会的中坚。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