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谢铁骊和他的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7·阅读时长11分钟

7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1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谢铁骊

文 / 张月寒

张爱玲曾在文章中说过自己“狷介”。“狷介”意为拘谨小心,不肯同流合污。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有自贬之意,但我却觉得所谓“狷介”也许是她多年才女气的独特修成,并无什么不妥。然而一想起这个词,我脑中却会浮现《早春二月》、《小城之春》、《城南旧事》等这些个老电影来,也是那般扑面而来的知识分子气息,乍暖还寒、薄雾拂面的感觉。

2015年6月19日,一代电影大师谢铁骊去世。他留于后世的电影财富是巨大的,其中,尤以《早春二月》最为让人印象深刻。“我认为‘十七年电影’中最棒的就是《早春二月》,我从骨子里喜欢它。”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说。“十七年电影”,特指新中国成立后前17年(即1949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那一段阶段,电影和政治的关系较为紧密,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段特殊时期。

《早春二月》最初来源于柔石的原著小说《二月》,其前鲁迅作的小引更颇耐人寻味。而这部上世纪20年代的小说,在60年代那个复杂的时期,被谢铁骊选中,改编成电影。在当时充满争议和后世恍然大悟式的审美中,于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病毒来袭

没有国界的H1N1、MERS、埃博拉

146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