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殇之仪式——重温詹姆斯·霍纳的音乐

作者:黑麦

2018-02-07·阅读时长7分钟

9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8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

有声片诞生以来,好莱坞电影作曲家被音乐理论界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斯·斯坦纳(Max Steiner)和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他们曾为1933年版《金刚》和《乱世佳人》以及希区柯克众多影片配乐,并开启了美国式的电影音乐语言;第二代作曲家大多从上世纪60年代入行,现已成名的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通过《星球大战》等影片开创了电影音乐的丰富性,此外007系列电影的作曲家约翰·巴里(John Barry)、《巴顿》的曲作者杰瑞·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也被视为同一时期的优秀音乐人;第三代作曲家是目前好莱坞电影音乐创作的中坚力量,汉斯·季默(Hans Zimmer)、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l)、丹尼·艾尔夫曼(Danny Elfman)等人创造了商业影片的音乐价值;如今,第四代作曲家,如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史蒂夫·贾布隆斯基(Steve Jablonsky)等人也在近些年的电影中崭露头角。

霍纳常常被看作是承上启下式的人物,与传统电影音乐人一样,他接受过严格的古典音乐教育,但又具有开放思维,将现代音乐与地区性音乐融入其中,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尝试着电影配乐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电影燃情岁月中,詹姆斯·霍纳用古老萧瑟的洞箫表现情绪,那是他一贯的伤感呈现,他说过,要让观众可以听到他们自己的内心,就像燃情岁月影片中印第安老人说过的:“我知道,这个世界有些人是能够听得见自己心里的声音的。”

1953年8月14日,霍纳生于洛杉矶,5岁开始学习钢琴,在10岁时随父母迁居英国,并在成年后考入皇家音乐学院,他的老师是匈牙利著名现代派作曲家利盖蒂(Ligeti),盖蒂的作品曾被库布里克使用在《太空漫游2001》及《大开眼戒》等电影中。70年代,霍纳先后在南加州大学(USC)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作曲理论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多年,也正是因为他早年的经历,同行会将他视为作曲家中的学院派。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电影学院邀他为学生作品创作音乐,他忽然意识到与创作严肃音乐作品相比,电影音乐的作品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作品的生成速度也比以往来得更快,当他第一次站在交响乐团前时,已经决定了投身电影创作。

文章作者

黑麦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330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病毒来袭

没有国界的H1N1、MERS、埃博拉

146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