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21-02-19·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5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曹利群
在西方音乐史上,既是作曲家也是作家的为数寥寥。瓦格纳算一个,不但写了《指环》的全部剧本,而且还有不少艺术与哲学论文。舒曼可以加上个批评家的头衔。余下的就要说法国作曲家萨蒂了。在纪念他逝世95周年的日子里,《萨蒂音乐涂鸦》(广西师大出版社)幸得面世。其中有回忆录、札记、杂文、演讲以及剧本和诗歌。
文中自然有对作曲家的评头品足,比如把作曲家分为两类,书呆子与诗人。进入诗人行列的有李斯特、肖邦、舒伯特和穆索尔斯基。而轻巧的莫扎特和沉重的贝多芬都是诗人,瓦格纳是戏剧性诗人。但给予高度评价的唯有斯特拉文斯基一人。照萨蒂的说法,他们秉持同样的观点:艺术中不存在真理。在他看来,斯氏音乐有着少见的“透明性”“清晰性”,这与萨蒂本人简洁质朴的的本真艺术追求不谋而合。虽然自己不写管弦乐作品,但他看中《春之祭》“不协和音的运用所显示的丰富的音乐力量”,由此推动和挖掘出自身的音乐敏锐度。既然是内行也说到技术上的特点,像配器风格新颖大胆,其手法“源于对乐器本身特质富有深度且准确的判断”。结论之言推崇备至,这个人是时代亟需的:“在解放当代音乐思维中,他做得比任何人都多。”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春之祭》无疑是现代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概括了三点,即狂野的节奏、缓慢的和声进行、打击乐的重音。显然,萨蒂是有眼光的。日后,斯特拉文斯基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此是后话。
由于同为俄罗斯的经纪人佳吉列夫写芭蕾音乐,想必他们之间会有交集。在回忆录里,斯特拉文斯基记录了两个人不多的交往:“德彪西经常邀请我去他的家,一次我遇到了萨蒂,我之前已经听说过他的名字。我一见面立刻就很喜欢他。他是一个很机灵的家伙,精明老练,聪明,犀利。”在佳吉列夫的芭蕾演出季中,斯特拉文斯基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剧院看到萨蒂的《游行》,那是科克托、萨蒂和毕加索共同完成的作品。而斯特拉文斯基也很喜欢萨蒂的《游行》。“我曾在钢琴上弹奏过这个音乐,也看过舞台和服饰的照片,对场景非常熟悉,但是演奏给我的印象是新鲜和真正的创意。”基于《游行》这个作品,斯特拉文斯基更为看中萨蒂在法国音乐界的价值,以及他对萨蒂才能的信念。反对印象派的含糊其词,去除所有绘画性的装饰,追求音乐语言的精确性和坚定性,这些都让两个人惺惺相惜。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838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