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方大曾:被遗忘的战地记者

作者:龚融

2018-02-07·阅读时长10分钟

5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5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方大曾1935年摄于绥化

消失

1937年7月10日,方大曾“整理了相机和胶卷,带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告别”,只身来到宛平和长辛店前线。他拍下了一组卢沟桥的照片,并写下了“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的预言。方大曾在揭露战争中被欺凌的民众惨状的同时,还义愤填膺地质问日军假“和平”的举动:“假若忠勇抗战的29军从北平撤退了,而这样大量的日军被容许长驻在华北,那么华北不是就等于伪满和冀东一样了吗?”这篇题为《卢沟桥抗战记》的文章于当天采访返回北平后写成,7月23日寄出,8月1日发表在《世界知识》上。

日军援兵随后迅速集结,25日,日军发动“廊坊事件”,26日再爆发广安门冲突。就在中日全面大战一触即发之时,方大曾再次踏上征途。7月28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率部撤出古都北平。撤至保定,记者同行。同是战地记者的陆诒此时第一次见到了方大曾,这位热血青年给陆诒留的印象是,“小方年少,英俊,戴着白色帆布帽,身穿白衬衫黄短裤,足登跑鞋,胸前挂着一架相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30日下午保定遭到敌机狂炸,陆诒结束采访任务乘车回南方,方大曾则继续留在保定采访平汉铁路北段的战讯。同日,守军在日军的重兵反扑中撤出天津南下,至此平津陷落。

文章作者

龚融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大阅兵

中国军事装备和战略演进史

183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