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21-01-28·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3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马毅 崔红霞
很多音乐家们可能从来没有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定音音高442赫兹,是否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历史上定音音高的标准演变又有怎样的故事?和现代通用的442赫兹的标准定音不同,巴洛克音乐时期并没有一个各地区统一的定音标准。每个地区所使用的A音都不相同。从古时教堂里遗留下来的管风琴以及一些古音叉上我们知道,意大利蒙特威尔第时期常使用465赫兹作为定音标准,比现在的442赫兹大约高一个半音。而为什么管风琴的音高如此高的原因说来非常实在,与经济相关。古代制作管风琴哨管的锌、锡等金属实在太贵,为了节约,哨管不得不制作得短些。而哨管越短则音高越高。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富裕地区的教堂管风琴哨管制作得长,A音则越低;在贫穷地区教堂管风琴哨管制作得短,A音则越高。而管风琴的A音高就是乐队参照的标准。彼时除了民间舞曲的伴奏,其余音乐活动几乎都和教堂相关,所以管风琴的音高也被乐队和唱队用来做为标准音高。
大约在17世纪末,源于法国的室内定音高(Cammerton Low)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这种法国室内定音音高是400赫兹左右。比现代的442赫兹大约要低一个小三度。这种定音标准甚至一直延续到格鲁克和莫扎特时代。除了室内定音音高标准外,还有一种叫高室内定音音高的标准(Cammerton high),大约在415-425赫兹之间。在伦敦发现的一把可能是亨德尔的音叉,其定音高为423赫兹。还发现了一把属于海顿的音叉,定音在421赫兹。它们都属于高室内定音的范畴。而在维瓦尔弟时代的威尼斯,440赫兹是一个常用的定音音高。可见那个时代的定音确实如百花齐放,并无统一标准。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他的定音标准又是怎样的呢?巴赫在1707-1718年担任魏玛的宫廷管风琴师期间使用400赫兹为定音标准,在1723-1750年的莱比锡期间则使用的是高室内定音音高的415赫兹为标准。这些结论都可以通过当时的管风琴和遗留下来的乐队管弦乐谱推断出来。而今天的巴洛克乐队在演奏时最常用的标准定音高就是415赫兹。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